臨夏回族自治州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州人民政府關于《全州“六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和“七五”普法工作意見》的報告。會議認為,我州“六五”普法工作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法治宣傳教育在建設全面小康、促進民生保障、維護社會穩定、建設法治臨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州公民中繼續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是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甘肅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和州委《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州建設法治臨夏的意見》的重要舉措。通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崇尚法治的社會氛圍。現結合我州實際,特作如下決議:
一、充分認識普法宣傳教育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明確提出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也是全面落實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期,全州普法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法治建設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州委“六抓”思路舉措。
充分認識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意義,把法治宣傳教育放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州的大局中去謀劃,不斷推進普法教育創新發展,使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使每個公民真正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自覺維護法律權威和尊嚴,加快推進全民守法和法治臨夏建設進程。
二、突出以憲法為主的國家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
要突出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實施憲法宣誓制度。在全州范圍內廣泛組織開展“12?4”國家憲法日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推動憲法知識家喻戶曉、憲法理念深入人心。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使全社會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示范作用。著眼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黨的建設,大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黨內法規體系和地方性法規。圍繞“十三五”時期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根據州委州政府重點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精準扶貧、項目建設、環境保護、民族團結、保障民生等方面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在全社會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的基本法治理念,把法律規定內化為每個公民的行為準則,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新臨夏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深入推進全州普法宣傳教育
要突出各級領導干部、司法執法人員、青少年和農村基層干部等重點對象,開展精準普法,通過重點帶動,切實增強法治宣傳教育實效。堅持把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法作為普法工作的關鍵,通過專家講座、學習研討等形式,使各級領導干部真正做到帶頭學法、模范守法、嚴格執法,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健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將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州、縣(市)每年至少舉辦2期政府系統依法行政培訓輔導。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門要加大普法學習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運用典型案例,開展生動直觀的法治宣傳教育。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建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深入推進法治教育進課堂,探索建立中小學生法治教育考核評價體系,引導他們從小掌握法律知識,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尊法守法習慣。要大力開展以農村基層干部為主的城鄉居民法治宣傳教育,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冬訓、送法下鄉、法律趕集等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愛國守法,自覺用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四、努力加快依法治州進程
法治宣傳教育要在州委的領導下,動員和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完成。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落實以案釋法制度、媒體公益普法制度,認真履行普法責任,扎實開展部門和行業依法治理工作。進一步深化法治縣(市)、法治鄉(鎮)、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增強社會公眾參與基層政權和法治社會建設的積極性。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強化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推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完善和落實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健全行政執法程序,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堅持深化政務公開,積極推行部門權力清單管理,加強政務服務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開展“網上行權”工作,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促進法律的規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相輔相成。
五、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載體
充分發揮網絡、微信、廣播、電視等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作用,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時期、不同群體的特點和需求,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教育行動,分類實施法治宣傳教育,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完善大眾媒體公益普法制度,落實媒體普法責任,臨夏廣播電視臺、民族日報、人大政府等網站定期在重要頻道、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開展公益普法,推動公共場所顯示屏、宣傳欄和移動終端等載體法治宣傳教育全覆蓋,使法治宣傳教育更深入地融入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扶持發展普法教育類社會組織,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志愿者隊伍建設,深化法治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宗教場所、進企業、進單位、進家庭等活動,促進政府主導與社會化推進實現良性互動,為法治宣傳教育創造良好條件。
六、強化法治宣傳教育監督檢查
州人民政府要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制度,把普法責任制落實情況納入科學發展業績考核和依法行政考評等目標管理,統一部署,統籌推進。要認真研究,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制定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切實有效、獎懲分明的考核辦法,強化督導檢查機制,做好中期檢查和終期評估,并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州、縣(市)人大常委會要充分運用執法檢查、專題調研、代表視察等形式,加強對法治宣傳教育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2018年至2020年每年上半年,州人大常委會將聽取審議州人民政府關于全州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情況的報告,確保“七五”普法規劃和本決議得到貫徹落實。
來源【中國臨夏新聞網】